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积极探索林草资源保护新路径,以智慧化改造为核心,全力打造全方位、高效能的林草资源监控体系,为地区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日前,敖汉旗森林草原防火四期视频监控建设项目已按期竣工。长期以来,敖汉旗致力于林草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前期已建成38个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点位,在重点区域的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高山地形复杂等因素影响,仍存在监测盲区。四期项目新增了40个热成像双光谱云台监控点位进行补充,配备智能烟火识别算法,可全天候、全方位巡航监测。通过热成像与可见光联动、云端AI二次分析及防火人员值守复核,系统能快速定位火点经纬度,实现火情从预警到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该项目聚焦森林草原防火、病虫害监测、野生动物保护、无人值守自动化巡检等方面,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进行了技术升级与设备迭代,借科技之力全面提升林草资源保护效能。
同时,项目还对原有敖汉旗智慧林长综合指挥平台进行了wwg0全面升级,以14.175㎡无缝拼接全彩LED大屏替代此前铁塔公司提供的LCD屏幕,消除了传统屏幕的拼缝黑线与画面延迟问题,响应速度提升至0.00008毫秒,较原LCD屏响应时间提升12.5万倍,可实时轮巡多路画面并三维标绘火情动态,为指挥决策提供“零延迟”支撑。项目还改造升级了原有38个点位设备功能,并部署50台手持视频终端,结合综合指挥平台,可实时调度护林员位置与任务,形成“智能监控+人工巡护”的双重保障,显著提升火情响应效率。
在提升火情防控能力的同时,项目还引入10台智能虫情测报灯,通过自动采集害虫种类、数量及环境温湿度数据,生成虫害趋势曲线图和分布图,并通过平台远程分析预警,有效应对森林病虫害威胁。此外,还布设了5台搭载AI行为识别功能的野外摄像机,全天候守护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了解野生动物种群的动态变化,可对非法闯入行为实时告警,为进一步对野生动物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策略提供依据。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涵盖设备采购、铁塔租赁及五年维护费用。此次设备的升级迭代在大幅压缩人力巡检成本的同时,可显著降低火灾与生态事故风险,这标志着敖汉旗着力打造智慧林业,林草资源保护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主导”转型,以“乡村振兴守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文、图/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林业和草原局 刘忠友、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