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业 >> 资讯 >> 浏览文章

强生与精神健康:从治疗方案创新者到公益事业抱薪者

2024-10-23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日,由强生联合帆书(原樊登读书)发起的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宣传活动在京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如果情绪是本书”为主题,通过医学与文学的跨界合作,以文字和书籍作为载体,激发公众对自身情绪和精神健康的关注,并同时呼吁关爱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群体。

  在活动现场,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神经科学、抗感染及肺动脉高压产品事业部负责人何旭正接受了媒体采访,深入地分享了强生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实践经验。

  医学与文学创意跨界 , 呼吁公众关注精神健康

  在现代社会,精神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日益普遍。根据《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约有八分之一的人口正遭受精神障碍的困扰,且以伤残所致健康生命损失年作为评估指标,精神障碍已成为全球疾病负担之首。在中国,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达到了16.6%,其中成人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分别为3.4%和0.6%,而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已攀升至660万。

  与此同时,公众对精神障碍疾病的科学认知仍显不足,面对自身或亲人患病,许多人常常感到无助与恐惧。因此,强生在精神健康领域加大了科普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和乡村振兴媒介,利用多样化渠道传播正确知识,旨在帮助更多人了解精神障碍,消除恐慌,并知道如何寻求专业帮助。

  作为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宣传活动的一大亮点,强生此次联手帆书APP发布了“如果情绪是本书”主题书单,围绕“发现情绪”、“认识情绪”及“疗愈情绪”三大核心板块,精选了10本与情绪紧密相关的书籍,旨在通过阅读引导公众正视情绪,增强对精神健康问题的科学认知。

  谈及选择文学作为宣传媒介的初衷,何旭正指出:“文学等艺术形式,都是贴近生活、贴近公众的一个方式,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和帆书的携手,透过书籍跟文字,以这种跨界和阅读的方式促使大众正视情绪问题,深入理解精神健康的本质,减少对精神障碍患者群体的偏见与歧视,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包容与关爱的社会环境。 ”

  据悉,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强生自2011年起便将世界精神卫生日延伸为强生精神卫生月,并连续十四年举办不同形式的精神卫生月疾病科普宣传活动。不管是为了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打造的全国首个精分主题密逃游戏—— “精神困室”,还是为了打破患者与公众沟通壁垒而联手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画为心声”公益画展,强生一直致力于携手社会多方力量,通过创新的方式,让公众能真正走进和了解被污名和被误解的精神障碍疾病。

  从创新药物到疾病解决方案,让患者不再等待

  作为早期进入中国市场并深耕创新药的跨国企业,强生第一款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的产品于1997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在此后的几十余年间,依托其在全球的资源,深耕精神卫生领域,通过不断研发和大力投入,持续为中国患者带来各种创新治疗方案。

  何旭正介绍道:“精神健康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强生创新制药的研发重点,除了今天活动聚焦的抑郁症,我们在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多个疾病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管线。”他提到,随着今年6月长效针剂新产品的获批,强生已经将持久稳定可升级的全病程管理方案带给了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除此之外,在ADHD领域,自2005年引进相关创新药品以来,强生也在不断的基于患者需求优化产品组合。”

  谈及强生创新制药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多年投入,何旭正强调, 强生既是创新药物的提供者,也是创新疾病管理方式的参与者。据了解,在精神分裂症疾病领域,自2017年起,强生持续支持政府进行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不断推动“精神分裂症社区一体化”创新疾病管理模式的实施,更好的帮助精分患者实现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终极目标。

  “创新药物引入完成了让大众和患者有药可用的第一步,如何通过建立一个创新的医疗生态系统,让患者用得上、用得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并努力的方向。在不断研发前沿性、创新性医疗解决方案的同时,精准感知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动向,持续探索强生在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多元化角色,将疾病管理与专业服务融合,为精神障碍患者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何旭正在采访最后分享道。

0
上一篇: 徽百商管&嘉宏集团战略合作暨大橘邻里&嘉宏·大橘印象荟社区商业品牌发布启动仪式成功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