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大湘西长河悠悠,育苗连京城花开朵朵。
京湘两地教育各有特色,为实现优势互补、密切协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大力倡导并推动省教育厅与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北京市教委达成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和合作框架协议。搭乘“东风”快车,2018年6月,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锦江中学作为结对帮扶点,开始与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连线,开展结对合作交流,从此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麻阳县锦江中学——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开展交流活动双方领导、老师合影
近四年来,麻阳苗族自治县锦江中学依托京湘教育合作帮扶的力量,围绕校训“忧天下、强体魄、启心智”,全面推行“互动式”教育,实现“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校、老师、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让老师爱教、会教、善教,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该学校先后被评为怀化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生态文明学校、湖南省平安校园、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走出去”“请进来”,老师、学生在研学互动中悟思想、强本领
“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更努力!”2019年8月,锦江中学九年级学生田彬在参加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研学结束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写下了一篇观后感,当时在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并作为青少年励志教材组织全校师生深入学习、广泛宣传。
麻阳县锦江中学研学学生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课堂与经纶学生同上课同学习
从2018年到2019年,锦江中学先后派出四批次110多人次到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开展跟班研学活动,实地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现场感受、体验、参与他们的文化氛围、课堂教学和精彩活动。每批次研学团有老师也有学生,为期一周,研学老师与陈经纶中学老师同上班下班,在教研组、备课组及相关年级课堂跟班,参加了陈经纶中学行政会、教研组会等各种管理、教育研讨论坛会议;研学学生分散安排到陈经纶中学相应班级,参加陈经纶中学学生正常的上课及班级活动,与陈经纶中学学生同生活同学习,切身体验北京名校的优质教育。
参加完研学的黄丽老师感触很深,很快将学习到的宝贵经验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市县“教学能手”、全县优秀教师,与陈经纶中学冯淑娟老师合作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入选教育部《全科阅读教学》丛书。
“‘走出去’是第一步,我们还要‘请进来’,建立更深层次的长期交流互动,构建起稳固持久的培育桥梁。”锦江中学校长滕树有有感而发。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送教专家团语文特级教师冯淑娟给麻阳县锦江中学学生上作文课
2019年,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两批次派驻50多名骨干教师进入锦江中学,开展了“党团队建设”“课程建设”“人生远足研学”“初三备考”等交流活动55场次,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教育教学研究课、备课组说课、双方教师上示范课及评课研讨等交流分享。疫情发生后,两校线上交流学习全面铺开,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通过网络直播、腾讯会议等形式,向锦江中学分享了各种大型有影响力的学术年会、研讨会、文化论坛、讲座、建校百年创新发展大会及其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让苗乡师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麻阳县锦江中学观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直播的地理学科市级研究展示课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交流研讨,锦江中学4600多名师生“踏实做人、用心做事”的思想更牢、“让每一个师生有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的目标更明、“创办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的一流学校”的信心更足,学校高效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建设、校园活动等各项工作都有序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推进。
“链条式”“心连心”,学校、老师、家长在连线互动中共振
“俯下身子服务学生,与学生建立‘朋友式’关系,开展心连心对话”,这是张凤老师在陈经纶中学研学时取得的“第一桶金”。
“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有时候比关注学习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特别是我们山区的孩子留守在家的比较多,他们更需要朋友式的关注和帮助。”在与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老师交流后,张凤得到了更多的启发。
张凤老师坚持“一月与学生谈一次心,两个月与学生家长通一次电话,三个月向学生家长发一封公开信”“与学生同自习、同劳动、同活动”,融入学生队伍中,与学生做朋友。同时,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行民主选举班干部,把管理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设立“勤奋之星”“课堂之星”“学科带头人”奖项,组织开展读书会、青春寄语、游戏竞赛等形式各样的集体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上进心。一学期后,班级的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凝聚力更强了,沉默寡言、情绪消极的学生没有了,扑面而来的是歌声、笑声和琅琅的读书声。
把校园变为“花园、学园、乐园、家园”。锦江中学建立健全了“学校、家长、老师、学生”的联系链、互动链,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活用家访、家长班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 “心连心”对话,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与心”对话,变负担为享受,变单一“教”为多方“学”,促进学校、家庭、老师、学生同步发展。
“楼长制”“推门听课”,科学精准管理激发校园活力
“细节决定成败,精细精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校长滕树有直言,他到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学习体验感触最深的就是学校管理的精细精准,这种用心体现在学校的细微角落和学生的素质表现上,比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见到陌生老师也会主动打招呼,这些自然而然成为校园文化和学生精气神的一部分。
从细节上下功夫,锦江中学把精细精准管理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教学,以党建推动校建,以支部引领党员,确保党的科学教育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迸发活力。
孙本林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博雅楼的楼长,该楼有七年级24个班近1300名学生。孙本林任楼长以来,天天开展楼栋巡查,查看班级的学习情况,老师的教学情况,仔细记录楼栋班级学生的动态、老师的动态和楼栋的安全情况,工作格外认真。孙本林介绍,锦江中学8栋楼,每一栋楼都有一名楼长,包括学生公寓、食堂楼,实行责任、安全、绩效挂钩,实行定期考核。
以78位党员带领306位教职工为全校4300多名学生、4300多个家庭做好网格化精准服务,这种贯穿于教育教学日常的言传身教,也影响了班级内、校内,以及校内和校外的“互动”能动性。
麻阳县锦江中学活力校园
初三14班(C1914班)针对学生来自不同乡镇的实际,实行“人人都当班干部”的班级互动式管理模式,大力开展“竖笛兴趣课”“书法练习课”“朗读者活动”“班歌拍拍唱”等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在校幸福指数,让学生从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锦江中学整个学校也形成了健康活泼、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桌文化等,以“国防教育”“校园足球活动”“校园篮球活动”为平台,形成了浓厚的国防教育、校园足球、校园篮球文化教育特色,被评为了“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一对一”帮扶发展成了“一对多”的辐射影响,星星之火欲成燎原之势。锦江中学以支部主导、连线帮扶、合作共赢为主线,搭建城乡学校结对合作平台,先后与县域内偏远农村薄弱学校舒家村学校、长潭学校、江口中学等达成“结对帮扶”伙伴关系,开展送教下乡、优质教学共享等活动56次,通过校际之间互派学习培训、座谈交流、示范引领、评课议课等方式,积极将自身合作成果在全县学校内推开。2021年4月7日,锦江中学又与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长郡双语洋湖实验中学、怀化郡永实验学校、怀化二中、麻阳各初级中学开展了八年级语数英三科“同课异构”大型联合教研交流活动。如此,从首都北京捧回的种子落地生根,蓬勃生长,在苗乡竞相绽放出幸福和希望之花。
巧借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绘蓝图。如今,锦江中学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热情帮扶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更明确,办好苗乡优质教育的信念更坚定。京湘教育,携手同行,苗乡教育,志在腾飞!
文/麻阳苗族自治县锦江中学 滕树有 滕吉阳、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舒俊
图/滕吉阳